1985年10月16日的《經濟消息》報刊發了一篇《明年全國電梯全部有了買主》,文章指出1985年當時全國的電梯產量只能滿足市場需求量的一半左右。購買電梯需要提前一、兩年訂貨。
明年全國電梯全部有了買主,購買電梯需要提前一、兩年訂貨
1985年咱們國家還沒有實施電梯生產許可證制度,但是當時全國已經有93家制造電梯的工廠,1985年這93家電梯廠共生產了9178臺電梯。同時此年全國進口電梯677部,用掉外匯2300萬美元,平均一部進口電梯3.4萬美元,在那個年代電梯真是奢侈品。
1985年的電梯需求量的急增,讓電梯制造企業和安裝企業飛速的增長,截止1986年底全國共有電梯制造廠148家,電梯安裝企業301家。到1986年底電梯市場供求關系就出現了改變,供過于求。當時電梯制造企業和安裝企業瘋狂的增長也為今天電梯行業的競爭激烈埋下了伏筆。
1985年的時候中國有合資電梯企業迅達(1980年合資),天津奧的斯電梯(1984年合資)。在1985年的時候想進入合資企業做電梯維修工或者安裝工那是相當困難的。那時候電梯技術人員相當吃香,也相當傲氣。去安裝電梯甲方都是會把賓館開好,生活用品也會提供,當然吃飯問題甲方也會給解決。為了讓你電梯安裝的質量好些,快些他們還會給些別的恩惠,總之就是牛氣的很。
以前6層站電梯一臺能安裝兩個月,每天工作四五個小時,用戶管吃住,且是地方上最上檔次的賓館飯店,現在……現在?? ……啥也不說了。
那時干電梯的就是爺,走路都是橫著走,眼睛朝天都不帶看你甲方一眼,那時候你買電梯得靠關系外加條子,而且是先付全款,就這樣你還得排隊,要想安裝的好又快,你得先侍候好。否則有你好看的,可惜世風日下,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那時候圖方便,對電梯師傅好點,運行肯定不一樣!現在成什么了?花錢裝電梯該干不該干也得干,形式走到這了!現在價錢又低,安裝師傅、維保師傅們想搞一流的匠心都找不到,價錢低干的時間長就賠錢、時間長了,有些人會說干的太慢,公司也不認可!現在比以前,去熟悉一下,同樣的電梯故障率就不一樣,接觸過報廢電梯。安裝、維保技術決對和現在不一樣。環境導致缺少人與人的尊重!現在進個維保公司,第一名話就是,干這行的,得聽難聽話,會忍氣吞聲!難到我們這行業這是必須的么?
相關閱讀:電梯人待遇30年變化史 http://www.sneppi.com/html/news/117.Html